據市衛健委數據顯示,近三年來,包頭市市民對衛生狀況滿意率均超過了90%。
市民衛生狀況滿意度的攀升,與包頭市不斷擴大的衛生縣城、衛生鄉鎮“版圖”密不可分。
2018年以來,在全市各級黨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包頭市不斷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,持續推進衛生縣城、衛生鄉鎮創建工作。
愛國衛生工作機構隊伍“兵強馬壯”。為更好地指導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健康發展,2021年,在新一輪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,市級層面,旗縣區和稀土高新區均成立了愛衛指導中心。市、區(旗縣)、街道(蘇木鎮)、社區(嘎查村)四級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,明確各級管理職責,配有專兼職愛衛人員,構筑了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管理體系。
借助“兩月一周”即愛國衛生月、愛國衛生周、健康促進月等各衛生宣傳節點,組織城鄉整潔行動、大型義務勞動等群眾性愛國衛生活動,圍繞主題開展宣傳,廣泛傳播健康常識,提高市民衛生健康意識,不斷促進市民健康素養提升。不斷創新民眾監督機制。在健康365、愛國衛生微平臺,開設“愛衛廣角鏡”小程序,發動市民隨時拍照上傳反映環境衛生問題。設置群眾參與監督的“文明包頭”市民留言板、創城V監督微信平臺,暢通包頭日報黃河云“民呼我應”“24小時警局”“12319城管熱線”等社情民意反映渠道,加強“12345”市長熱線等各種公開電話和服務熱線建設,發揮志愿服務義務督查隊市民監督作用,建立起快速受理、快速分解責任、快速落實辦理、快速反饋意見的機制,全社會共建共管共享國家衛生城市。
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實現“質”“量”雙升。不斷提升鄉村衛生水平,持續擴大衛生城市創建影響。土右旗、達茂旗順利通過了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復審,石拐區、白云礦區、固陽縣獲得國家衛生縣城稱號,包頭市實現國家衛生縣城全覆蓋。10個鄉鎮成為國家衛生鄉鎮,數量排在自治區前列。自治區衛生鄉鎮、衛生村占比均達100%,有效鞏固了國家衛生城市微觀基礎,鞏固提升衛生城市創建成果,“升級”推進健康城市建設。我市作為首批“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市”,堅持健康入萬策、健康進萬家、健康惠萬民,全面提升城鄉環境質量和健康服務水平。2019年,包頭市被全國愛衛辦評選為全國健康城市建設進步最快的10個城市之一,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的城市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是否“確認”跳轉到登錄頁?